【基本情况】
庞俊来,男,哲学博士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,江苏省“333工程”第七期第二层次培养对象。中国伦理学会理事,江苏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。1993-1996年,在淮阴师范学校普师专业学习,中师学历;1996-2000年在扬州大学师范学院、政法学院学习,获法学学士学位;2000-2002年在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任高中政治教师;分别于2002-2005年、2007-2011年在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伦理学专业学习,获哲学硕士、博士学位;2005-2017年在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;2017年3月至今在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哲学与科学系工作。
【主要研究领域】
当代道德哲学理论、黑格尔伦理思想、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指数研究等。
【主要科研项目】
1.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“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指数建构研究”(主持,在研,2022-2027年)
2.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互联网时代道德偶然性研究”(主持,2021年结项,结项成绩良好)
3.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道德的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建构”子课题项目“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的调查研究”(主持,在研,2024-2029年)
4.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现代伦理学诸理论形态”子课题项目“现代西方诸伦理学形态”(主持,2018年结项)
5.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精神次序与德性阶梯:黑格尔《精神现象学》之道德哲学研究”(主持,2015年结项)
6.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项目“改革开放40周年江苏省伦理道德状况及其对策研究”(主持,2018年结项,结项成绩优秀)
【代表性著作】
1.独著:《道德偶然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5年版;
2.独著:《黑格尔<精神现象学>之道德哲学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3年版;
3.独著:《不惑之路:伦理经典与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研究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19年版;
4.合著: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》(七卷十二册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8年版;
【代表性独著论文】
1.《论道德偶然性》,哲学研究,2020/01;(《人大复印资料·伦理学》2020年第5期全文转载)
2.《道德偶然与生生之道》,伦理研究(第七辑),2021;
3.《论道德怀疑主义及其出路》,云南社会科学,2020/06;(《人大复印资料·伦理学》2021年第5期全文转载)
4.《论伦理理解》,伦理学研究,2020/04;
5.《“伦理学”回到“伦理”的实践哲学概念》,哲学研究,2021/08;(《人大复印资料·伦理学》2021年第12期全文转载)
6.《伦理学、道德哲学、实践哲学学科范式辨析》,云南社会科学,2016/03;
7.《中国伦理精神的结构、解构与重构》,云南社会科学,2017/04;
8.《从幸福到自由:西方道德哲学的知识生成》,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,2012/03;(《人大复印资料·伦理学》2012第7期全文转载)
9.《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指数的哲学基础与体系建构》,道德与文明,2024/02(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人大复印资料·伦理学》《人大复印资料·哲学文摘》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等多个期刊全文转载或转摘)
10.《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三重哲学话语生态分析》,南京社会科学,2014/01;
11.《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伦理反思》,道德与文明,2009/01;
12.《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伦理价值分析及其当代省视》,南京社会科学,2013/02;
13.《精神次序与德性阶梯》,云南社会科学,2013/03;
14.《“色难”问题的精神哲学诠释》,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,2020/03;
15.《道德世界观视野下“精神分析”诠解》,江海学刊,2019/01;
16.《论社群主义之现代伦理学形态》,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学报(哲社版),2016/01;(《人大复印资料·伦理学》2016第5期全文转载)
【主要学术获奖】
1.《论道德偶然性》,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2022),独立。
2.《现代伦理学理论形态》,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(2022)、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三等奖(2024),排名第二。
3.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与研究报告》,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排名第三。
4.《“伦理学”回到“伦理”的实践哲学概念》,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(2024),独立。
【联系方式】
通讯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路2号必赢线路检测3003no1,邮编:211189
电子信箱:pangjunlai@seu.edu.cn